本文目录一览:
- 1、【例析摩擦力类问题的应对策略】各举一例说说摩擦力的利和害
- 2、习题2.1,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受力分析问题,求解
- 3、有没有初二物理关于摩擦力的练习题,有答案更好
- 4、...东南大学版上)2-3常见的力的一道摩擦力的习题不是很看得懂,题目...
- 5、高一物理关于摩擦力课时的习题
- 6、已知物重和压力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例析摩擦力类问题的应对策略】各举一例说说摩擦力的利和害
静摩擦力存在于两个有相互运动趋势但没发生相互运动的物体,如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木块与斜面之间有静摩擦力,才保证木块不会下滑。滑动摩擦力存在于两个相互运动的物体间,如在平面上滑动的木块,它与平面之间有滑动摩擦力。
首先,静摩擦力是不可能和运动方向垂直的。居然是摩擦力就一定是和运动方向相反的,因为摩擦力是阻止运动的,必定于运动方向相反。比如说一个物体,就说一个木块,在一个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它就不受摩擦力影响,因为条件是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
额,你们老师的举例太奇葩,就不用考虑了。第二问是这样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物体滑动的摩擦力永远不变。所以,摩擦力也是6N,至于不是匀速运动的问题,是因为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但是拉力的方向未必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也就不是匀速。
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

习题2.1,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受力分析问题,求解
1、若F大于两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力,则木块A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若F等于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则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运动时,木块B相对于木块A静止,所以它受到木块A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但它固定,所以不会运动,由于地面光滑,所以木块B与地面间无静摩擦力。
2、相对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 确定参考系:首先明确题目中的参考系,是惯性参考系还是非惯性参考系。分析物体受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附加惯性力的方法,分析物体在参考系中的受力情况。列出运动方程:根据受力情况和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的运动方程。
3、解题步骤:步骤一:分析受力情况。木板受到牵引力F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以及小物体对它的摩擦力f;小物体受到重力mg、木板对它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步骤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将木板和小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受到的合力为Fμmg。所以,整体的加速度a=/。步骤三:求解牵引力的最大值。
4、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否相反 相互接触,相互运动,并且还要有垂直于接触表面的分力存在。 这时这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
有没有初二物理关于摩擦力的练习题,有答案更好
答案: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 后 ,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 前 解析:后轮是驱动轮,它在与地面的切点那里的运动方向是向后的,那么摩擦力会阻碍运动,于是它受到向前的力。
第一空:15N,因为小车受平衡力作用,摩擦力与拉力相同。第二空:15N,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这两条都没有变化,故摩擦力也不会变化,仍然保持为15N,但此时拉力大于摩擦力,小车会减速。
在初二物理中,关于摩擦力的计算题,可以遵循以下解答规范:明确题目条件:题目中说明“不计桌面质地”,意味着桌面的粗糙程度是恒定的,因此摩擦系数可视为常数。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前行”,这是二力平衡的典型情况,即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一开始为静摩擦力,受力又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所以是40牛;当用50牛的力推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为动摩擦力,还是平衡状态,摩擦力等于推力,50牛。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系,二者不变,所以动摩擦力不变,50牛。合力10牛。
...东南大学版上)2-3常见的力的一道摩擦力的习题不是很看得懂,题目...
绳子张力: 在绳子中任取一个截面,截面两边的 绳子 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个力的大小就是 该截面处绳子的张力。关于摩擦力的方向:这个问题中是取了一段微元进行研究的,这段绳子各点所受的摩擦力 都沿着该点的切线方向,就是你画的那个图,由于这段微元关于y对称。
高一物理关于摩擦力课时的习题
1、高一物理力学专题六(⑧传送带上的摩擦力问题)判断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方法:若物体的速度$v_{1}$与传送带的速度$v_{2}$方向相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_{f}$与其速度方向相反,是阻力。
2、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第一题减小滑动摩擦 因为增大角度 那么物体对木板正压力减小 由于滑动摩擦正比于正压力,所以减小。第二题,自行车后轮是主动轮,是主动转动,转动方向向后,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趋势,所以受向前的摩擦。前轮是从动,是摩擦里促使它向后转动,那么摩擦向后。
3、若拉力是5N,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此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5N。对于这道题,你先用f(滑动)=umg算出f(滑动)=10N,所以f(静)max=10而拉力为12大于10所以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即摩擦力为10N;第二个问题应该是:若撤去摩擦力的瞬间,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4、①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sin30° = 2×10×0.5 = 10N,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15 - 10 = 5N ②匀速直线运动意味着受力平衡。由前一问可知重力的分力为10N,因此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0 - 10 = 10N。
5、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的拉力F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栓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6、解:AB整体:A匀速下滑时,设地面摩擦力f地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水平方向:f地=mA×0+mB×0=0 因此,B与地面间有没有摩擦力。
已知物重和压力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在运动时遇到的阻碍就越大,因此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反之,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物体在运动时遇到的阻碍就小,滑动摩擦力也就相应减小。
2、压力与重力可能并不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阻碍就越大,因此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反之,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那么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就会相对较小。综上所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几种情况分别说一下:①物体只受重力G、推力F、地面向上的支持力N、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的作用。这时N=G,f=μN=μG ②B物体受到重力Gb、拉力F、A对它的压力N(大小等于Ga)、地面对B向上的支持力N、地面对B的摩擦力f的作用。
4、静摩擦力 f 静(竖直向上),合力为0。得 静摩擦力大小 f 静=G 。当匀速下滑时,物体受到重力G(竖直向下)、水平压力(F/ 2)、墙壁给的水平弹力F滑动摩擦力 f 动(竖直向上),合力为0。得 滑动摩擦力大小 f 动=G 。可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原来的静摩擦力大小。
5、正压力 正压力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它使两个物体紧密接触并产生摩擦力。正压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倾斜角度以及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在水平面上,正压力通常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倾斜面上,正压力则等于物体的重力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上的分力。






